武汉,两江交汇、百湖密布;依水而生、因水而兴。
2014年12月,《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5~2017年)》圆满通过水利部审查,拉开了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的序幕。
试点以来,循着水生态文明建设勾勒出的路线图,我市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兴水方针,以长江大保护为担当,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四水共治”为抓手,全力推进试点建设,“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让市民共享治水改革发展成果,一幅“江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生态环境全面优化
每次来到东湖港,市民徐莹总会感叹变化很大。在她的记忆中,东湖港以前两侧棚户扎堆,河水淤塞严重、又黑又臭。
2014年,武汉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后,东湖港也迎来了水生态治理行动:打通杨春湖与东湖港的连接通道,完善区域排涝系统;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截污,内源污染全清理,面源污染全控制;通过引江入湖、水网联通,实现江湖水体交换、流动、净化。
如今的东湖港,摇身一变成为占地1274亩的城市海绵综合生态景观公园,散步河边,无论是市民和游客,都能收获惊喜。
东湖港的美丽嬗变,不仅见证我市专注优化水环境的治水历程,更见证了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着眼大格局,以大担当融入大战略。3年来,武汉市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与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相结合,创新治水模式,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为重点突破口,大力推进源头治水、系统治水、科学治水、全民治水,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了一套控制性优、操作性强、协调性好的绿色发展实施体系。
回顾试点建设历程,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武汉人的共识。
2014年,我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组织有力,立即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开启水生态文明建设征程。
与此同时,我市将试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责任主体年度绩效管理目标,印发《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把水资源消耗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作为各级党政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强化顶层设计,按照“一个城市一张蓝图”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新要求下涉水规划体系框架,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要求,完成《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15项涉水专项规划。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及控制目标,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与体系建设,强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功能区管理等制度。
为了确保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武汉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武汉市防洪管理规定》《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相继出炉,“不能填江、不能填湖、不能环湖铁桶式地开发”等规定成为铁律。
3年多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大局上谋划,在关键处落子,以6大任务、10大行动为落脚点,探索出一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今年5月,《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总结报告》结果显示,通过试点期建设,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和城市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入河湖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削减,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水管理能力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特色水文化与亲水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试点期任务完成,我市交出一份不俗成绩单。
百姓需求成为“指挥棒”突出问题逐个“销号”
“水安则国安民安,水生态兴则文明兴,水资源更是人类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1998年长江发生的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让我市对水的治理多了一层思考:如何将水害变为水利?
试点期间,我市以重点示范工程为引领,全面带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瞄准水安全,我们快马加鞭,2017年汛前,138项灾后重建水毁工程全部完工。
这一年,我市防汛抗旱打了一场漂亮仗:先后战胜长江中下游1号洪水、盛夏高温晴热干旱、汉江较大秋汛等险情、灾情。“防汛是天大的事”,城市安澜面前,全市上下始终心弦紧绷。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雨季来临时,外洪常常与内涝相伴。2016年夏天,我市连续遭遇强降雨,周降雨量突破历史记录,中心城区遭遇严重内涝。最终,38处主要泵站及庞大的地下管网,创造了24小时内中心城区超九成渍水点消失的排渍奇迹。但南湖地区的渍水之痛,深深地牵动着武汉人民的心。
2017年汛前,以江南泵站为代表的16项重点排水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50%,达到1485立方米/秒。
入梅后,昔日中心城区的那些老渍水点,成功经受数场较强降水的考验。困扰百姓多年的南湖、白沙洲、青山、四新、琴断口等地的渍水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十九大后,我市又积极谋划排水防涝的“新跨步”:今年6月前建成川江池泵站、北湖泵站、北堤泵站、雅安街主干排水通道等一批排水项目,新增抽排能力200余立方米/秒,实现青山北湖等地区的抽排能力倍增,周边渍水隐患将明显缓解。
作为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手段,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在全力加速。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探索城市建设新模式,提升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功能,变“以排为主”为“综合治理”,缓解水资源时空不均,实现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真正从源头变“水害”为“水利”。作为深受内涝渍水影响的特大城市,我市建设海绵城市为水生态文明试点提供典型示范样本。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城市排水管网的升级改造和日常维护也功不可没。在立交地下涵洞、地下车库及商业街区等重点排渍保障的设施间,大批排水疏捞工作者挑灯夜战。
今年过年,市民张凤菊的家里迎来客人。姊妹们赶在年前相聚,一室一厅的小房子热闹又温馨。去年,随着“四水共治”的积极推进,武汉保供水工作也在加力,561处“三无”老旧社区二次供水设施完成改造。张凤菊所在的江汉区民意街仁厚社区就是其中之一。她说,吃水的问题解决了,日子也顺畅起来。
从喝上水到喝好水,武汉根据需水量增长速度,适度超前、优先发展公共供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供水水厂,实施配套水网建设,加大中心城区落后管网改造、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力度,降低管网漏损率,不断扩大城市集中供水服务范围,提升供水品质。
市水务局负责人说,找差距、补短板,民意就是指挥棒,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难事,始终都是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水生态滋养水文化城市品质不断飞跃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长江经济带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时,我市在长江生态修复上已经先行一步。
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对两江四岸江滩进行综合整治。一场声势浩大的百里画廊建设工程在全市全面展开。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充分挖掘水文化资源、加强水文化载体建设、完善水生态文明理念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水生态文明意识。”市水务科学研究院负责人说。
2017年6月,在汉口、武昌、汉阳三地的江滩相继完成建设后,青山江滩也正式对市民开放。不负大自然给予城市最好的馈赠,当年被洪水一遍遍冲刷涤荡的堤外,成为独具滨江魅力的人民乐园。
传承城市水文化的生态名片,我市积极探索“大湖+”环境保护、产业创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等发展模式,建设优美宜居的滨水生态绿城。
后官湖绿道、金银湖绿道、沙湖绿道等多条绿道串联生态走廊,兼具湖泊修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旅游经济等功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休闲观光。作为我市最闪耀的明珠,东湖也因水上马拉松等赛事,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3年来,我市结合城市绿楔保护,实行“三线一路”管理,留足滨水空间和绿化缓冲带。合理营造集生态、文化和景观于一体,富有武汉人文特色的滨河滨湖亲水空间,形成既大气磅礴、又俊逸灵秀的独特生态风貌,为打造世界水生态名城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以人文滋养水文,独特的水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渐趋成熟。“亲水、爱水、惜水、护水”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盛夏时节,走进江岸区百步亭小区盘景园,六七百盆盆景为参观者撑起一片片绿荫。仔细观察会发现,每盆盆景茂密的枝叶下方,都摆放着一个废旧油桶。
“这样下雨时就可以把水收集起来,浇花就不成问题了。”居民李元炎靠着“向天借水”的办法,自建了一个雨水收集系统,一年节水近200吨。在他的带动下,百步亭社区百余户居民陆续参与到家庭雨水利用中来。
去年,我市再次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市节水办相关负责人说,对水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凸显一个城市现代化和生态化的文明程度。
如今,党政领导当官方河湖长,市民志愿者当民间河湖长,用河湖长制助推水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种共识。伴随河湖长制全面落地,我市一大批河湖管理难题得到解决,不少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通过三年多的加紧建设,我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效益凸显,水与人、水与城市、水与自然和谐交融,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牵引作用。”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水生态环境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我们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足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