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新闻中心/News

您当前所在位置: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守护一江碧水,荆楚民企在行动——算好总体账 不欠环保债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通讯员邱从军 胡青

    “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福祉,绿色发展关乎企业未来。守护一江碧水、推动绿色发展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共同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上月底,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举行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长江大保护、民企在行动”座谈会上,向全省非公经济人士发出“守护一江碧水、推动绿色发展”倡议,引起强烈共鸣。

    长江大保护,民营企业有怎样的探索与担当,如何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探访。

    发展规划向绿有舍才有得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长江。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包括沿江化工企业污染专项整治等。

    在枝江市董市镇姚家港工业园区,投产不足10年的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尿素厂,不久后将从江边迁至5公里外的高石岗。“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尿素厂搬迁转型,通过新建现代化智能工厂,实现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7月20日,公司董事长李万清告诉记者。

    占地500亩的尿素厂,建设投资13亿元。据预估,搬迁将耗资25亿元左右。

    有舍才有得。

    “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李万清介绍,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建国家鼓励发展的煤制乙二醇项目,实现公司由传统化工向新材料的转型,通过“关”“搬”“建”“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众多民营企业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思路向绿,规划决策向绿,推进产业增绿。

    近日,卓尔旗下中国基建港口集团与省港航管理局签署协议,在湖北绿色港口、生态航道、清洁动力船舶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并先期启动“绿色汉江、气化汉江”项目,研发制造清洁能源集装箱、散货两用船,力争在5年内完成汉江现有柴油运力的全部置换。

    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表示,公司正从绿色产业、绿色航运、生态保护等方面综合发力,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投身长江大保护。

    转变生产方式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环保,意味着投入。

    不投入,就意味着欠下环保债、生态债。

    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总体账,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

    在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长来看来,转变生产方式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骆驼集团每年投入约4亿元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改造升级,推行“清洁化”“减量化”“资源化”绿色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

    高投入,带来“环境友好”高回报。该公司单位产品铅耗、能耗分别优于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标准33%和50%以上;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比清洁生产一级标准低64%;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固体废物实现100%合规无害化处理利用。“主动贯彻生态环保理念,就不会认为推进环保工作是负担。”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认为,企业发展要有长远眼光,不能纠结于短期利益。

    在人福原料药车间,每套生产设备都有完整的除废气、废水装置。配套的污水处理站,远看与普通厂房无异,绿树生长正盛。排放口,还设有一套污水在线监测系统。

    连续15年实现环保“三同时”完成率 100%,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危险废物处理率100%,2017年,宜昌人福药业获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这也是奖项设立以来首家获得该项荣誉的制药企业。

    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创造绿色财富

    长江,不是废弃物的“收容所”。

    阻止废弃物污染长江,需要绿色产业担当使命,创造更多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格林美武汉电子废弃物处理工厂。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变废为宝,把垃圾资源化,是科学,也是艺术。

    5年来,格林美在湖北投资近5亿元进行技术研发,突破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等突出污染物领域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取得近千项核心专利,牵头制定百余项国家标准,并建立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格林美近年来建设7个废物处理循环园区,绿色处理了湖北、江西、江苏三省30%以上的电子废弃物,武汉市70%以上的报废汽车、50%以上废旧电池与70%以上的电子废弃物。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介绍,作为长江经济带领先的废物处理产业集团,公司获2018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循环经济跨国公司奖。

    从传统的产销,到“销售+回收”,骆驼集团也尝到了甜头。

    该公司利用遍布全省的蓄电池销售网络,建设规范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集中转运到再生铅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从蓄电池生产销售到回收再利用的绿色循环链。目前,已在全国建成3万余家“销售+回收”网点,积极发展“产品仓储+配送”和“废电池暂存+转运”,以双向物流模式打造绿色闭环,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