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新闻中心/News

您当前所在位置: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提到乡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令人神往,但如果是地膜“白色污染”随处可见、禽畜养殖臭气熏天,则不仅煞风景,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当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面临着刚性排放及旧账偿还的双重压力。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

  7月26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在农业农村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农业农村部近期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农业用水量占比下降,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主要任务有: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减少化肥农业使用量,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空间,就地就近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等。

  廖西元介绍,农业农村部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摆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2015年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任务。

  廖西元说,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由“浇地”变“浇作物”,正在告别“大水漫灌”,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为62.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步提高,为0.542。

  在化肥农药减量方面,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国化肥使用量提前三年实现零增长。2017年农药利用率达到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

  “目前,全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60%。”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介绍。秸秆利用方面,目前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2%左右,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本形成。

  地膜“白色污染”近年来备受关注。为此,农业农村部推动出台了地膜新国家标准,从源头保障地膜可回收性。

  绿色农业为解决污染老问题提供出路

  田间沟渠流水淙淙,层层稻谷随风起伏。7月19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建兴镇,烈日下,几个农户正在县植物保护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往禾苗上置放诱虫板。“杀虫灯可以让稻田每季少用一次以上的农药。”南部县农牧业局植保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南部县已在建兴、三官等乡镇建立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点2.3万亩,在东坝镇建立柑橘绿色防控示范点5000余亩。除了使用诱虫灯,示范点还选择优良抗病虫害作物品种,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利用天敌和微生物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及推行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等。

  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中,有一些是久治不愈的老问题,这就需要创新思路,走出一条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子。高尚宾指出,要紧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实施绿色发展行动,点面结合、整县推进,着力解决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2017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截至目前已支持了300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同时,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实现畜牧大县、规模养殖场监管全覆盖,对大规模养殖场进行在线监管。

  安徽省怀宁县是全国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当地持续开展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等多种模式的综合治理,2017年末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71.6%。“污水处理后,一部分用作沼气,一部分经过6级沉淀,沉淀出来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怀宁当地畜禽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样既减少了污染,也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完善支撑保障体系,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尚未根本遏制,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重点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等具体要求。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廖西元说,在技术上,单项技术多、综合技术少,传统技术多、替代技术少,科技支撑能力总体不强。在政策上,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金融、价格、用地、用电等政策还未取得明显突破,亟待建立农业绿色政策支持体系。在机制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市场主体少,市场培育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制约了社会资本、企业主体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为此,廖西元认为,要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耕地休耕轮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制度。构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构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构建多元环保投入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财政资金投入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农村污染第三方治理。

  高尚宾认为,要推进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和技术需求对接,开展“集团军”式科研攻关。发布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开展示范展示,组织观摩交流。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廖西元介绍,下一步要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摸清农业污染源基本信息,掌握不同农业污染物的区域分布和产排情况。以农田氮磷和畜禽养殖排放为重点,完善农业环境监测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例行监测,构建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